10月21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農業科技創新”集體采訪。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閑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沈玉君,江西省安義縣種糧大戶凌繼河等5位黨代表結合自身工作介紹了農業科技發展情況,并就相關話題答記者問。
資料圖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唐華俊表示,“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核心和關鍵要靠科技,靠科技創新,靠科技進步。”
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今天的主題是農業科技,與我們吃飯有關系,從我們每天餐桌上不斷豐盛、豐富的變化,就是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奶瓶子的變化,就能夠看到農業科技的變化和進步。”唐華俊說。
“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有三個指標。”唐華俊介紹說,一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已經超過56%;二是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5%,現在小麥基本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的收獲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三是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2016年穩定在96%。現在大田、園藝都實現了良種化。
唐華俊表示,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的進步和進展,具體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在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方面,包括在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上,比如水稻、黃瓜、桑蠶,這些基因組學作物現狀的形成機理機制有很好的進展;一些設施技術、智能植物工廠,在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條件平臺建設方面也有很好的發展,農作物基因資源重大科學工程、農業生物安全重大科學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農業部以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為抓手,加大投入,現在已經建成了42個綜合實驗室,下面又建了近300個專業或者區域實驗室,同時還建了近270個實驗臺站,綜合實驗室有專業或區域實驗室,還有科學觀測試驗站,在此基礎上,遴選了400多個農業科學野外觀測臺站,建成了一大批數據中心。
在成果轉化加快方面,比如推廣轉化體系,過去所謂的“線斷、網破、人散”,在過去五年有很大改善。隊伍建設、業務用房建設、條件裝備方面有很大進展。重點圍繞農業生產中的關鍵問題,圍繞需求進行推廣,有重點地來開展工作。推廣轉化的模式機制也有創新,比如“專家+農技推廣人員+示范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方面,農業部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方面作出了創造性的探索,以小麥、水稻、生豬等50個主要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組建了產業技術體系,每個體系有首席科學家,首席科學家下面還有若干個崗位科學家,還有若干個綜合試驗站,形成了一個體系,把全國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都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圍繞一個產品的科技問題發揮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2014年,農業部開始組建了一批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這幾年來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何中虎代表介紹了小麥育種方面的成就。他表示,過去五年小麥的持續增產對保障糧食產量登上新臺階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來,全國小麥育種取得了三方面進展:一是前沿技術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應該說跟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基本上并駕齊驅,有些領域可能還處于領先水平。二是育種家培育了100多個通過國家審定的優質綠色的新品種,其中有6個新品種年推廣面積超過了1000萬畝。三是華北北部小麥全生育期的灌溉由過去的4-5次,減到現在2-3次,用水顯著減少。
魏靈玲代表介紹了設施農業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方面的情況。十八大以來,設施農業的面積增長非常快。現在,國家的設施農業面積已經達到了410萬公頃,產值也有9800億元,創造了4000多萬個就業崗位。“我們一方面注重自主創新和原創技術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在做科技成果的轉化,把科研成果連接應用單位和農民的‘最后一公里’打通。現在已取得了比較好的效益,能夠讓科技成果給農民增加收入。”
科技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
在回答記者“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科技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問題時,唐華俊代表說,今年中央1號文件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了全面的部署,主要是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要適應市場的需求,改善供求關系;二是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推進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圍繞這三個方面,科技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綠色投入品的開發、研究、運用提速。從農藥、肥料、飼料投入品上下功夫,推出綠色的投入品。去年農藥已經實現了零增長,化肥今年差不多也能夠實現零增長。
第二,推出一系列新品種。現在的超級稻品質好、產量高,還有油菜、小米、小豆等,市場效益也很好,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有助于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三,創新技術集成。要提高品質,把相關的做育種的、搞植保的、栽培的、加工的組成一個全產業鏈的研究團隊,組成一個綠色增長的發展模式,針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種來進行推廣,提高品質、改善結構。
談到綠色發展,沈玉君代表表示,農業綠色發展要靠政策的引導,也要靠科技支撐,所以作為農業科技人員深感責任重大。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在耕地質量提升、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還有包括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環境修復等等這些領域已經研究推廣了一批先進的技術模式。到2016年底,我們國家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率達到了60%以上,秸稈的綜合利用率達到了80%以上,可以說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綠色發展。
在回答記者“如何推動有機肥的使用”相關問題時,沈玉君代表表示,這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帶動有機肥的利用。一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在全國選了100個果菜茶生產縣和畜牧生產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試點。二是發改委和農業部聯合啟動的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項目,提到2020年要支持200個以上的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此外,還有一些耕地質量提升項目等等。
進一步提升科技水平,給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科技對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作用,凌繼河代表有著切身體會。在回答如何解決種糧效益問題時,他說,主要就是六個字:良種、良法、良田。對農民來說,好的糧食品種能大大提高收益。以前種普通大米每斤賣到兩塊錢,現在好品種大米可以賣到18塊錢一斤;以前想吃好米要從外國進口,現在中國自己種的米更好吃、更香、更有營養,糧農收入也增加了。
“這次十九大報告里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創新驅動發展專門做了部署,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領域,我感覺差距既是潛力,也是動力,我們將根據十九大報告的精神,重點在基礎和原始創新部分進一步加強。”唐華俊說,在技術方面也要加強研發,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農產品精深加工的技術等,另外區域性的技術集成方面也需要加強。